11月5日上午9:00,在嘹亮的团歌声中,山西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马学院第一期结业暨第二期开班仪式在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成功举办。校党委副书记丁耀武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原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鲍善冰教授出席会议并做了首场报告,校团委书记段霖瑶主持会议。各院系团委书记、120余名青马学员参加了活动。
结业仪式在庄严的团歌声中开始。校团委书记段霖瑶就青马学院第一期培训情况向大会进行了汇报,与会领导分别为第一期学员代表和12名优秀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荣誉证书。文学院2013级张雨桐同学代表第一期学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青马学院学习培训的感悟和体会,希望新学员们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有所获,有所得。第二期学员开班仪式上,与会领导为第二期学员代表佩戴了青马学院院徽。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级张静同学代表第二期学员发言,她号召新学员要在“青马班”的学习中,努力做到提升自身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学以致用,落实知行合一;严守规章制度,勇于突破创新。
校党委副书记丁耀武在讲话中,首先代表校党委对顺利结业的同学表示祝贺,并欢迎新学员加入“青马学院”。他指出“青马工程”是培养党的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激活青年思想的“希望田野”。同时,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希望同学们充分认识青马工程的发展意义:深入实施青马工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是凝聚更多青年人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实现新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应对意识形态的各种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二是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做到“三个结合”,即把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把短期集中培训和长期自我学习结合起来,把树立远大志向与锤炼高尚品格结合起来。三是希望同学们在人生路上不忘初心,躬行实践,笃定前行,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青马学院第一期结业和第二期开班仪式结束后,原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鲍善冰教授做了题为《理想与信念》的首场专题报告。鲍教授以党的历史发展为主线,阐述了共产党人有两大理想,第一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第二是“领着中国人民到共产主义社会生活”。他指出,在军阀割据的混乱时代,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一批文人为了救中国,进行土地革命战争,北伐战争,长征战略转移、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共产党不忘初心,是300多万共产党员用生命和鲜血推翻了三座大山,改变了中国的悲惨命运。1949年开始第二个心愿的征程,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理论目标。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中日关系、中美问题、南海问题,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描述了未来的中国,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现近8900万党员,是全世界第一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一定成就,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的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鲍教授形象的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喻为两个人谈恋爱,需要信任、信心、信念,理想和信念谁都离不了,理想是对未来的想法,信念是坚定的信心,只有对共产党坚定不移,坚信不疑,拥有了信仰的力量,才能增强中国的软实力、硬实力,才能提升民族凝聚力、战斗力。
最后,校团委书记段霖瑶在总结中指出能使我们为之奋斗的是理想,而实现理想所必需的是信念。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更好地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努力成长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据悉,2009年5月,校团委正式启动山西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至今,我校通过青马工程共培养了12210名青年学子,其中校级660名,院级11550名。2015年9月,在党委领导下,校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创性地设立了山西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年12月,我校成功入选“青马工程”全国首批研究培训基地高校。2015—2016学年,在为期一年的第一期培训中,青马学院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内在需求,按照理论学习、能力提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科学研究“六大模块”,共组织集中学习32天,75课时,开展集中培训21次,其中理论专题培训12次,课外实践教学3次,志愿服务活动1次,辩论赛1次,总结班会3次,调查研究1次,形成调研报告4篇,读书笔记240余篇,为每位学员配发《习近平谈治国理论》《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等十余本书籍。今年9月,校团委下发了青马学院第二期学员招募选拔通知,在各院系的高度重视和广为宣传下,318名同学积极报名,经过学院推荐、领导组面试,最终60名同学顺利入选青马学院第二期培训班。继校级青马学院开班以来,各院系也相继开展青马培训,取得很大成效,培养了一批信仰坚定,具有高度的理论自信、鲜明的实践品格、奋进创新的青年学生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