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房喻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在数学科学学院101报告厅作了题为“荧光传感薄膜及其器件化”的学术报告。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董川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李思殿副书记出席了此次报告会,化学化工学院、分子所、应化所、资环所、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环科所等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围绕薄膜基荧光传感器的核心材料——敏感薄膜,房喻教授的研究已经开展了三十余年,硕果累累。本次报告中,房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讲述了为什么要做传感器、如何做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开发应用进展。首先,房教授介绍了我国传感器市场被发达国家所垄断的现状,以及具有更高灵敏度的传感器研发所面临的问题,引出了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着,讲述了构筑自组装单层敏感薄膜的几个例子。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单层膜的基团类型、大小、相互作用方式等多个影响因素来改变薄膜结构和传感单元的分布,克服了信号在膜内传输速度、可逆性等核心难点。在此基础上,基于毛细现象,研发了具有荧光响应的三维网状分子凝胶薄膜。最后,讲述了基于该三维网状材料制备的多种商品化探测仪。截至目前,该商品化探测仪已经可以用于毒品、爆炸品等的检测,并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彰显了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应用的重要支撑作用。
房教授的报告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启迪性强,大家受益匪浅。
相关链接:
房喻,陕西省西安市人,英国Lancaster大学高分子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2004年6月至2014年5月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校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化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应用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Langmuir顾问编委,Carbohydrate Polymers、《物理化学学报》、《影像科学与光化学》等杂志编委。兼任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西北大学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和宝鸡文理学院植物化学两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学委会委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称号。
房喻教授长期从事荧光敏感薄膜和分子凝胶研究工作,先后主持863目标导向、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国防973课题等项目30余项,在Nat. Commun.、JACS、Adv. Mater.、Chem. Soc. Rev.等刊物发表论文2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作为主持人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生1人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4人获陕西省优博论文奖,1人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博新计划。主持研制的隐藏爆炸物荧光气相探测仪和毒品荧光探测仪实现了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