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龙教授专著《走向田野与社会》(修订版),由三联书店重新出版发行。新修订版保留了原版五部分的标题,增加了6篇、删去3篇,共辑出26篇。再版收入的26篇,全部为作者近十年来的“新作”,也是作者近十年来相关工作的一个小结。
新版增加的6篇文章依次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追求与实践”,“克服‘碎片化’ 回归总体史”,“山西何以失去曾经的重要地位”,“‘水利社会史’探源——兼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从社会史角度研究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 都是作者在2007年版之后写成的。
再版后的《走向田野与社会》(修订版)受到众多史学界专家、学者的关注,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李中清、清华大学教授李伯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春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长莉等纷纷发表评论予以高度赞扬。
据悉,行龙教授专著《走向田野与社会》(2007年版)分理论反思、水利社会、集体化时代、绅商与地方社会、发现历史五部分,收入文章23篇。本次新修订版删去的3篇是:“开展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史研究”,“经济史与社会史”,“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 均是作者2004年之前完成的。
相关链接: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行龙教授带领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收集中国农村基层资料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史,在中国研究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本书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的一个体现。对于任何对近代中国和中国历史以及运用新材料、新方法来研究重大课题的学者来说,都会从本书中获益匪浅。
——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 李中清
“走向田野与社会”是史学(特别是社会史)研究的新潮流和新方向。本书以近代山西农村为对象,采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达到了本书作者力图通过研究来“发现历史”的宏愿。这是一本成功之作,代表了近年来中国历史学者在“走向田野与社会”方向上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清华大学教授 李伯重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社会史研究流派纷呈,蔚为大观。行龙教授带领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团队,别辟蹊径,经过多年深研精思,围绕“水”资源的争夺、分配和输送模式进行分析,逐渐打造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研究架构,重建了山西历史演变的独特风貌。近期他又把研究视野延伸到了农业集体化运动,通过对大量基层档案和各类史料的解读,力求突破区域史解释的限制,试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新革命史”研究有所贡献,这本文集就是其治学风格的一次集中展示,理应引起学界的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杨念群
对于中国社会史的研究者来说,《走向田野与社会》是一部开卷有益的重要著作。这部将文献解读与田野调查有机结合的著作,兼具理论思辨深度与个案研究的丰富性,展现了学有所本、传承发展的独特学术风格。该书所蒐集、利用的大量地方文献和民间文书,也是弥足珍贵的。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春声
本书是中国社会史研究探索前行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史研究走向本土化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不再把社会历史现象视为单方面的琐碎、孤立现象,而是放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多面联系之中进行考察,从而彰显其丰富深刻的内涵意义。是一种超越以往社会史专题细分化、时段切割化研究的新研究范式。这种“新整体史”的研究方法,是突破社会史研究瓶颈的一个大有希望的新取经。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李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