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栏目 » 科研管理 » 科研动态 »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动态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动态

张东刚: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为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14-11-24 信息来源:

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为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 张东刚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始终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为高校社科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相统一,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发挥高校优势、深化法学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深入总结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各国法治有益经验,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坚持依法治教、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综合改革,努力提高社科工作者的法治素养,依法规范和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

  高校社科工作者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到教学科研工作各环节,全面提升法治教育与法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法治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着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法治素养。通过开设法治讲座、组织专题研讨和实践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化高校社科教师对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组织编写和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加快编写审议教育部负责的《中国法制史》等14本“马工程”法学类重点教材,加大对高校法律专业统一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督查力度。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聘请高水平专家系统讲解有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热点问题,推动探究式、互动式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建立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其次,紧密围绕研究回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大力提升高校法学理论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深化法治建设中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问题研究。重点围绕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等重大问题,推出一批导向正确、理论深厚、密切联系实际的重大成果。二是重点打造一批服务法治建设的新型高校智库。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重点建设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高校法治研究咨询智库。三是积极做好法治宣传和普及工作。组织高水平法学专家编写一批主题鲜明、通俗易懂的高质量法治普及读物,培育法治文化。

  再其次,深入落实依法治教,切实推进科研管理法治化。一是依法加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二是依法依规加强科研管理。研究制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订《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编写出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指南》。三是依法加强高校出版管理。举办高校出版社社长论坛,研讨加强出版工作依法管理的重大问题,严把出版导向关。

    《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24日第3版